韩篮甲釜山对全州赛事分析,韩国篮球联赛釜山kt

huangp1489 29 0
  1. “万历抗倭战争”中各国的军事实力对比如何?都损失了多少人?

“万历抗倭战争”中各国的军事实力对比如何?都损失了多少人?

这里是不请自来的守仁君

万历朝鲜战争,是万历三大征之一。

此一战是日本人挑起的,可以这么说,日本人自从知道他邻居有一整块大陆后,就无时不刻想和那个邻居抢地盘。唐朝的时候小日本就有染指朝鲜半岛的打算,结果在白江口被唐军全部送去喂了鱼

,后来到了万历年间,日本战国时代终结。当时的日本老大丰臣秀吉觉得自己雄图伟略终结了日本的乱世,定然文治武功无人能敌。所以就把目光移到了朝鲜,打算以朝鲜为跳板攻打明朝。于是便集结了刚刚经历过战火磨砺的十万虎狼之师,跨海向朝鲜发动了进攻

韩篮甲釜山对全州赛事分析,韩国篮球联赛釜山kt-第1张图片-东启体育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朝鲜是面对日本的侵略是真的不堪一击,没多久朝鲜八道尽失,仅剩平安道以北的地区还没有沦陷。朝鲜君臣紧急派人向大明求援。万历皇帝深知朝鲜乃中国门户,失之有大患。于是便让李如松带领辽东四万明军和抗倭专业户三千戚家军入朝退敌。刚入朝鲜李如松由于轻敌冒进吃了点小亏,但是随后的平壤大捷就把日本人***教训了一顿,后来日本和明朝和谈。

不过明朝谈判却所托非人,搞了个沈惟敬坑蒙拐骗。最终丰臣秀吉再度出兵十四万攻打朝鲜。明军也先后派遣七万进入朝鲜。双方互有胜负,但是七万明军却始终能压日本人一头。最终因为丰臣秀吉死亡,国内没有支持这一仗的力量,日本只能退兵。

万历朝鲜战争(1592-1598年)指的是明朝万历年间,明朝-朝鲜联军与日本丰臣***之间的战争。日本称文禄·庆长之役、朝鲜称壬辰卫国战争,它也是16世纪东亚最大规模的国际战争。从战后影响来看,万历朝鲜战争也堪称一场“三败俱伤”的国际战争,无论是胜利方明朝和朝鲜,还是战败方日本,都在这场战争中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韩篮甲釜山对全州赛事分析,韩国篮球联赛釜山kt-第2张图片-东启体育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在大致介绍历史背景之后,可以先简要回答一下题主的两个问题:

三国军事实力对比——明朝>日本>朝鲜

三国战争损失对比——朝鲜>日本>明朝

韩篮甲釜山对全州赛事分析,韩国篮球联赛釜山kt-第3张图片-东启体育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万历朝鲜战争示意图


一、三国军事实力分析

朝鲜在三国中敬陪末座可谓毫无悬念。朝鲜不仅是三国中体量最小和国力最弱的,其军事经验也最为缺乏。自从李朝建立以来,朝鲜已有200年未闻战事,武备废弛已久,这才导致在第一阶段战争中一触即溃、数月内全国八道被日军占领七道。无论是装备还是实战水平,朝鲜陆军都距日军和明军相去甚远;在这次战争中,朝鲜方面唯一的亮点是由李舜臣率领的水军,李舜臣所改造的龟甲船成功地打击了日本水军、粉碎了日军掌握制海权的计划,李舜臣本人也凭借其杰出表现成为朝鲜历史第一名将。

经历了战国乱世的洗礼,日本军队具备了丰富的实战经验;另外,他们也在与西欧人贸易交流的过程中学会了制造火绳枪的方法、掌握了火枪战术和新式筑城术,显著提升了作战水平。正是由于经验和装备的优势,日本军队才能在战争初期迅速压制朝鲜、并始终维持对朝鲜半壁江山的控制。日军的优势主要是轻火器和筑城术,他们的鸟铳和火枪战术令明朝火器专家赵士桢和名将戚继光都刮目相看。但日军的短板也同样明显:他们缺少重火器和骑兵、机动性较差;水军则使用较为落后的跳帮战法、基本不成体系。因此,日军在战争后期失去制海权之后只能龟缩防守,它最终的失败也与兵种配置严重失衡有关。

作为东亚第一大国,明朝自然也拥有最强的军事实力。明军的最大优势在于重火器和骑兵,李如松的辽东铁骑、明军携带的大将军炮在平壤城之战中都让守城的日军小西行长部吃尽苦头,明军骑兵在碧蹄馆之战中的发挥也是帮助主帅李如松化险为夷的关键。明***枪虽然差于日本鸟铳,但较为全面的军事体系仍然足以保证明军的战斗力。水军方面,明军同样优于朝鲜军和日军,正是在明军水师的帮助下,朝鲜才得以在战争后期恢复制海权、并赢得最后决战——露梁海战的胜利。

二、三国战争损失分析

作为这次战争的主战场,朝鲜无疑是损失最大的一方。据统计,朝鲜在两次战争***有100余万平民和15万士兵伤亡,战后全国一度陷入十室九空、百业萧条的状态;日本方面的损失亦不在少数,两次战争共计动员了30万军队,伤亡约15万人。侵朝战争的失败也加剧了丰臣***内部的矛盾,为丰臣***的覆亡埋下伏笔;相较而言,明朝的人员损失是三者中最少的,仅伤亡4万余人,但明朝还为援助朝鲜耗费了数百万两白银的军费,极大加剧了财政负担,精锐边军的损失也削弱了明朝东北部的防御,为女真的崛起创造了条件。

首先说说明朝军队:

明军入朝作战,前后分为三次。第一次,由副总兵祖承训率领2300余人入朝作战。由于朝鲜坑货的错误情报,致使明军轻敌冒进,最终溃败,祖承训仅以身免。

第二次入朝作战,明朝军队前后投入4万人左右。在平壤城之战中,明军大获全胜,杀伤日军万余,据宋应昌的报告自身阵亡796人,伤1492人。这数字其实应该水分不大,毕竟此战明军确实打得相当成功,而平壤城中的日军多半被明军炮火烧死。又如之后在碧蹄馆血战中,李如松精锐的辽东铁骑遭到数倍日军的围攻。血战过后,明军伤亡两千余人。

但从第二次付朝作战后,明军能调回三万余将士回国,仅数千留驻朝鲜这点来看,明军的战损应该也就几千人而已。

明军最大的伤亡发生在第三次付朝作战,当时的总指挥换成了杨镐,先后累计投入四路兵马(东路麻贵、中路董一元、西路刘挺、水路陈璘),共计十四万三千多人。在蔚山血战,明史记载,明军伤亡两万之巨。

而在泗川之战,明军又伤亡不下七千人。也就是说,仅这几场战役,明军伤亡就近三万人之众,如果加上全罗之战和稷山之战等大小战役的战损,以及陈璘水师的战损。那么,明军第三次作战的损失很有可能接近四万人。

综合三次的结果,明军的伤亡数字应该在4-5万人之间比较合理。要知道这些参战部队可都是明朝边军的精锐,是明朝的骨血。这个数字的损失,对于大明来说,其实是相当惨重的了。

接下来说说日本和朝鲜;

日本第一次侵朝调集9个军团,共计投入15.8万人参战;第二次日军再次从国内调集12万大军,加上朝鲜留守军2万,共计14万人。而综合日本各军团战后的数据来看,日军伤亡应该在10万人左右,大约是明军的两倍。

最后是朝鲜,虽然没有明确的记载。但由于朝鲜军队战斗力实在低下,前期与日军接战基本上都是全军覆没。而且即便是被日军俘虏的,以日本人凶残的作风,基本上也就是一刀。因此,可以断定,朝鲜军队的伤亡是不低于日军的,甚至可能是中日朝三军中伤亡最大的。

16世纪末,日本发动了侵略朝鲜的战争,史称“壬辰倭乱”(中国史称“万历朝鲜役”或“万历日本役”,朝鲜史书中称“壬辰、丁酉倭乱”或“壬辰、丁酉之役”,也称“壬辰卫国战争”,日本史书称“文禄、庆长之役”。)。是一场中、朝、日三国直接交锋的规模空前的国际战争,是古代东亚国际关系史上的一件大事。

总的来说,这场战争的胜利主要是依靠明朝综合国力上的绝对优势得来的。在此次战争中,明朝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七、八年间明朝朝廷动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调集了明朝重要的军队、将领,明朝第一次出兵总数为七万八千七百人,损耗二万五千人;第二次出兵十一万七千人,损耗五万八千七百人。特别是作为明军主力之一的辽东军损失很大,直接导致了对后金镇压能力的衰减,建州女真努尔哈赤乘机发展,加速了明王朝的崩溃。

朝鲜的军队基本上战垮,1593年1月,朝鲜全兵力达17.24万人,到1598年9月,中朝联军协同作战反击日军时,朝鲜军不过2.5万人。丰臣秀吉曾命令部下“割鼻代首级,把割下的鼻盐渍后送之。”朝鲜人被割下的鼻子数至少在10万以上。在战争中,被日军俘虏的朝鲜人,强行运往日本的也在5、6万人以上。在长期战争的严重冲击下,朝鲜社会无论在经济上,还是在政治上都面临着严重的危机。

1592年3月,做了多年战争准备的日本侵略者,以17万陆军和3、4万海军的兵力入侵朝鲜。此次战争使既作为侵略者又作为战败国的日本也遭受了巨大损失。日本不但没有达到侵略朝鲜的目的,反而丧失了10万壮丁,且在财政上亏损巨大。在战争中数万名的日本百姓作为军夫被征发,留在国内的百姓也担当了比平时高出数倍的土地税与各种苛捐杂税,为了摆脱沉重的赋役许多农民背井离乡过着流浪生活,因此,大量的土地被荒芜。

对于丰臣秀吉说来,损失莫大于加速了其***破灭和家族的消亡。在侵朝战争时没有出兵、养精蓄锐的德川家康与强权派沟通,终于通过关原之战、大阪之战,建立起替代丰臣***的江户(德川)幕府。此后以史为鉴的德川幕府,再未动侵朝的念头,一直持续到明治维新以后。

标签: 朝鲜 明朝 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