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最大羽毛球馆排名?
绵阳尚羽羽毛球馆
南河羽毛球馆
海琴羽毛球运动生活馆
绵阳云彩羽毛球馆
海***动羽毛球馆
羽乐羽毛球馆
绵阳市康拓乒羽场馆
体育中心羽毛球馆
高新羽毛球训练馆
李白政治前途暗淡,是因为唐玄宗听信了高力士的谗言吗?
李白诗中俯拾皆是的他对于自己的政治才能的自夸。他一再标榜自己有管晏、鲁仲连、诸葛亮、韩信之才,但纵观其一生,我们看不到他任何政治才能,只有纸上谈兵和仕途上接二连三的失意。虽然入宫初期李白确曾在政治上显过身手,协助皇帝“制出师诏”,但终于没有看到他的一篇象样的“策对”、“奏疏”,没有看到他比较系统的辅政纲领。
进宫后目空一切,忘乎所以,令高力士脱靴、杨贵妃磨砚,有时甚至把玄宗都不放在眼里,“戏万乘若僚友”,其狂傲招致了包括玄宗在内的很多人的反感,玄宗曾经对高力士说“此人(李白)固穷相”, 即李白一副小人得志的样子。更要命的是李白嗜酒如命,工作期间也经常纵酒狂醉,这种人性格,不适合官场。
李白这种才高八斗的人,本身骨子里就有一种高傲,桀骜不驯,清高,不受拘束等特点,而这种特点恰恰是走仕途作官的大忌!唐玄宗什么人?他开创了"***盛世",把***王朝推向了巅峰。这在封建君主时代,可是会自认了不起的(虽然前人基础好)。试想一下,两个高傲的家伙能尿到一个壶里才怪!这跟高力士进不进谗言没有一点关系。据我所知,高力士可是有史以来很著名,很正派的一个宦官,被誉为"千古贤宦第一人"的称号。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这位李白先生:
唐玄宗晚年的时候宠爱年轻貌美的杨贵妃,并把他的亲近都封了官。唐玄宗和杨贵妃每天都在宫里饮酒作乐,这时间一长啊,宫里的一些老掉牙的歌词都听腻了。他就想在宫里找人给他填些新诗词,就这样,贺知章推荐李白进了宫。
这个李白啊,自称"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祖籍陇西成纪。是凉武昭王李暠的后代(人家也是贵族后代好不好?)。李白出生在西域的碎叶城(今天的巴尔喀什湖南),五岁的时候,他父亲才千里迢迢拖儿带女回到内地。在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青廉乡(又称青莲乡)定居下来。~这李白与苏大学士可是我们四川最具文化影响名人哦。
李白从小天资聪颖,五岁时就能通六甲(不是身怀六甲哦),十岁时读遍诸子百家的书,连佛经,道书他也读。20岁前后李白就游历了四川的名胜古迹,并作了《登锦城敬花楼》,《白头吟》,《登峨眉山》等名诗。~搁现在可直接参加《最强大脑》选拔赛了。
雄伟壮丽的山川开阔了李白的视野,养育了李白广阔的胸怀。豪迈的性格和对祖国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李白决心像历史上有些杰出人物一样干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但他又不愿像当时读书人那样走科举入仕的道路,而是希望依靠自己的学问,品德或者声誉一举成名。~谁年轻不作点不切实际的梦呢?
公元742年,李白***入宫,十余年间的愿望终于在这一天要实现了,李白简直有点飘飘然了。于是他口中吟出"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诗句,高高兴兴的去见唐玄宗去了。李白到了长安以后,被安置在翰林院,以才华出众经常为皇帝起草诏命。或陪着皇帝出游,写些宫廷题材的诗文。陪伴之余,则在繁华的长安市上游冶饮酒(这家伙最好这一口,据说一次能干掉两斤二锅头)。贺知章"金龟换酒"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个时候,对他们的饮宴状况,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有生动的记载,李白的风***最为出众:"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世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看看,牛Ⅹ不?居然可以"天子呼来不上船”!~让你当官才见鬼了。
由于他本人的桀骜不驯,不但官僚显贵容不得他,就连唐玄宗也打消了重用他的念头,把他晾在一边。李白意识到自己的处境,经过一番思索,终于下定决心离开。就这样他怀着怨愤而又眷恋的心情告别皇帝,告别京城,这时距***入宫才三年时间。他的名篇《蜀道难》,《行路难》,《月下独酌》以及一部分《古风》都写于这个时期。
李白最牛叉的时候,在皇官是什么样子呢?下面用个图片说明:
离开京城的李白,又结交了很多当时的文人墨客,饮酒作诗,游历祖国的大好河山。这也是他的创作高峰期。著名的《将进酒》就在这一时段写出的,大概有十年时间吧。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逃往四川,长安沦陷,整个国家陷入混乱之中。此时的李白已经年近花甲,他认为此天下大乱之际,正是壮士立功之时(也不想想自己年龄,文化人就是感性)。他进永王李璘的幕府,玄宗幸(逃)蜀(不管事了),太子即位称帝。安史之乱还未消停,***兄弟又先干起来了,结果永王战败,李白进了局子,然后被流放,差点杀头。~作诗就作诗,喝酒就喝酒,你哪是玩政治的料?这不,差点小命没了。
最后朝廷大赦天下,李白高兴的不得了,立马写下了一首诗: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是不是很舒服的赶脚?
遇赦以后的李白又做了很多诗。如《自汉阳病酒归寄王明府》,《豫章行》,都是不朽诗篇。在《庐山遥寄卢侍御虚舟》一诗中,他这样描写庐山:
登高壮观天地间,
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
白波九道流雪山。
这位饱经沧桑的老人,竟然还能写出如此豪壮的诗句。从古到今能有几人?
李白以不世之才自居,顽强而执着的追求着惊世骇俗的功业。一直到临终,他还写了一首《临路歌》:
大鹏飞兮振八裔
中天摧兮力不济
余风激兮万世
游扶桑兮挂左袂
后人得之传此
仲尼亡兮谁为出涕
李白是上天赐给人们的伟大诗人,他的豪放与无拘无束注定他是为诗而生,不是走仕途的料。学会了仕途的厚黑,就不会有这么多流传千古的名作了。这又岂是一个高力士进不进谗言所能改变的?自古以来,文人骨子里天生的清高(别提低调俱乐部)就很难在仕途有大前途!倘若有,他就不是一个真正的,纯粹的文人了。
原则上,高力士的谗言在唐玄宗的耳边还是有点作用的,但不是主要因素。在玄宗心目里,李白只是一个诗文天才,是他在王朝里豢养的最好的***御用文人之一而已,高力士的谗言顶多使血统高贵皇权傲骄的玄宗坚定了对李白的人事安排。然而,李白却不仅仅只想做个舞文弄墨的皇族高雅玩物,他有更远大的理想抱负,他希望自己能在仕途上一展雄才伟略,当李白充分认清玄宗对他的任用理念时,知道在朝廷里自己永远没有施展更大才华的机会了,所以,他黯然离开长安,周游华夏大地,广结益友,寻求新的能够施展政治抱负的机会,最终,他一步步滑向***王权明争暗斗的是非漩涡,给自己文才磊落的一生蒙上了一层仕途失意政治荒诞的阴影。
李白话剧,濮存昕扮演李白
李白的政治前途一点也不暗淡。
李白一生总共两次做官,第一次做官是在唐玄宗年间,这时候的李白已经是个仙气飘飘的中年男人,运气爆棚了。
这一次做官的机遇,来源于两点。
1. 李白的诗名,天下闻名,包括当时的皇帝唐玄宗对李白的诗也是刮目相看。
2. 李白历经年少时,怀才不遇的境遇,对做官这个事,兴趣不大,改学道,正在学道这事儿,被道友推荐,玄宗赏识,被安排在翰林院,平时就给唐玄宗起草外事文稿,这个起点已经很高了,而且当时的唐玄宗很重用李白,仕途前途光明。
但李白在翰林院待的时间,不长,拢共干了两年,李白就已经厌倦了,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李白对朝堂有了新的认识,比如这时候的唐玄宗已经开始享乐生活了。
唐玄宗的一生分三个阶段
前期唐玄宗励精图治,治世明君,中期唐玄宗感觉自己已经了不起,已经是一代明君,开创了盛世伟业,所以飘了。晚年的唐玄宗可谓凄惨,遇到了安史之乱,皇位被儿子登基,自己还没死,挺尴尬一事。
李白正好赶在唐玄宗中晚期,不大顾朝政,而朝局大臣中,比如高力士四处兼并土地,成了当时的房地产大拿,为自己敛财,这一切李白都看在眼里。
李白对皇帝的态度是“斗鸡金宫里,蹴鞠瑶台边”,说皇帝只知道玩;
对当时的大臣的态度是“奸臣欲窃位,树党自相群”。
而对整个朝局的态度是“徒希客星隐,弱植不足援”,说纵然有名臣相助,也没得救了。
而对自己的态度则是“区区精卫鸟,衔术空哀鸣”,说精卫填海填不满,把自己比喻精卫,能力有限,只能空哀鸣。
所以李白选择了离开长安,退出朝堂,远走江湖,重新学道去了。
至于李白和高力士之间的恩怨,《新唐书李白传》确有篇幅,说李白让高力士脱靴,戏弄高力士。
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擿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新唐书李白传)
这里把责任推给了杨贵妃,事实上,李白离开长安那一年,44岁,也就是公元745元,而这一年,唐玄宗才把杨玉环封为杨贵妃,也就说李白离开那一年,杨贵妃才成为杨贵妃,李白已不屑为官。
历史学家也认为,这不成立,因为《新唐书李白传》是宋朝人修纂,也有说,李贵妃封妃的时候,李白已经离开长安,所以不成立。
再结合近些年对高力士印象的改观,高力士远非宦官那么简单,尤其是《长安十二时辰》播出后,对高力士的历史形象,也有了新的认识。
结合这些细节,推测李白和高力士可能存在李白看不惯高力士的行为,当然李白的性格,又有多少人能入他的眼?再者李白的政治眼光也不见得多高明。
否则安史之乱之后,李白也不会投靠永王,结果被永王连累发配,说明李白的政治主张和眼光不咋地。
李白的政治前途和性格有很大的关系
李白从来不是迷恋政治官位的人,他对当官这事并不多在乎,但他一心想实现自己的抱负,而且是那种很仙气的抱负。
李白的偶像是战国时期的说客鲁仲连,鲁仲连有两次牛逼的行动,都是在大军压境情况下,鲁仲连凭借三寸不烂之舌退兵,解决当时国家的燃眉之急,求万民于水火。
这都没啥了不起,关键是鲁仲连退兵后,不做官不要报酬,而是逃避封赏,做个江湖自由人,这才是李白想要实现的抱负,很仙气的抱负。
为什么李白在后期会跟随永王?
因为永王当时的主张,就带兵把安史之乱叛乱的胡人赶出去,这件事意义重大,在李白看来,如果把造反的胡人赶出长安,那无疑等同于一次光辉的历史时刻,但李白算错了棋,永王最终目的是想乘乱起兵自己来当皇帝,可惜李白的小算盘打错了。
李白的政治前途一点也不暗淡,只不过,不是李白想要的人生。当然了,如果李白一直在长安做着他的翰林院,也许后人,也就不会把诗仙的名号留给李白。
李白离开长安后,写下了《将进酒》和《梦游天姥吟留别》的千古名篇,更加仙气,少年成名的李白以诗文动天下,那么晚期的李白,才真正奠定诗仙的历史地位。
所以说,李白的政治前途并不暗淡,只是李白自己的选择,和他的性格原因并不合适在朝堂做官,和李白真正的抱负相距甚远。至于是否被高力士陷害就更谈不上了。
参考文献,李白传